聚脲基润滑脂的机械稳定性突出,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动态响应机制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氢键网络的自修复特性
三维氢键架构
聚脲分子链中的脲基(-NH-CO-NH-)形成密集氢键网络,在剪切力作用下可逆断裂与重组。实验表明,芳胺端基聚脲脂的氢键密度比脂肪胺端基高15%-20%,显著提升抗剪切能力。
动态表现:轴承高速运转时(>5000s⁻¹),氢键网络通过动态调整吸收能量,10万次剪切后锥入度变化仅45个单位,远低于复合锂基脂的80个单位。微相分离结构
硬段(芳基)与软段(脂肪链)交替排列形成微观相分离:- 硬段区域:作为物理交联点,维持结构完整性;
- 软段区域:提供分子链柔性,抵抗机械变形。
- 这种结构使聚脲脂在-30℃至200℃范围内保持弹性。
二、剪切响应行为
智能流变特性
- 低速剪切(<1000s⁻¹):表现为剪切稀化,降低摩擦阻力;
- 高速剪切(>3000rpm):分子链取向排列导致瞬时增稠,防止甩油。实测轴承漏失量仅为复合铝基脂的1/3。
抗微裂纹扩展
氢键网络可局部修复剪切导致的微损伤,延缓结构失效。150℃下连续运行500小时后,脂膜仍能保持完整附着。
三、改性技术强化
多元醇增效
添加甘油等物质可增加氢键密度,使剪切后锥入度变化减少38%(从80单位降至50单位),轧机轴承使用寿命延长至3800小时。交联优化
通过异氰酸酯与胺的配比调控交联密度,平衡机械强度与弹性。优化后的配方在250℃下轴承寿命达500小时,比基础配方提升40%。
四、对比优势
注意事项
尽管机械稳定性优异,聚脲脂在极端低温(<-40℃)下氢键网络可能僵化,导致流动性下降,需配合低凝点合成油改进
恒星科技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油品采购:https://www.china-hxhg.com 电话:189 3730 1188 微信同号